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经济学部 郭威
日前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,扎实稳住经济,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,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,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。
2012年以来,中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稳字当头,以稳求进,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,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,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,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。中国经济“稳”的基础日益巩固,“进”的态势持续增强。
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。近年来,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,国内结构性、体制性、周期性矛盾交织,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错综复杂。但在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一系列政策作用下,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,经济发展“大盘”整体稳定。2021年,中国经济总量跃至114万亿元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.2万美元,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。在2013年至2021年的9年间,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6.5%的中高速增长,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,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。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,物价水平总体稳定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3%以内。城镇新增就业9年来累计1.3亿人,纵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错的形势下,2021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,超额完成全年目标。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,贸易规模从2012年的3.8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超过6万亿美元,外汇储备规模2021年底稳定在3.2万亿美元以上。
进是稳的目标和方向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失衡等问题,我国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。从产业结构看,2021年,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,增长7.1%,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,“饭碗”牢牢端在自己手里。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,增长8.2%。2021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6%,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;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.1%,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2.2个百分点,技术创新动能不断增强;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.6%,领先于制造业全部投资增速,转型升级势能加快积聚。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0亿元,增长8.2%。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日益凸显,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2年的45.5%提高到2021年的53.3%。从需求结构来看,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,也是经济稳定运行的“压舱石”。
在疫情冲击下,一系列政策举措让消费逐渐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。2021年,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.1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5%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.4%,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。投资结构不断改善,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持续发挥。2021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.5%,两年平均增长4.8%,比全部投资高0.9个百分点。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态势良好。2021年,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.1%,两年平均增长13.8%,比全部投资快9.9个百分点。2021年,以美元计价,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6.05万亿美元。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的8年后,2021年跨过5万亿、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,达到了历史高点。从区域结构看,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,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,区域发展协同性不断增强,发展新空间进一步拓展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统筹推进西部开发、东北振兴、中部崛起、东部率先四大板块联动发展,我国主体功能明显、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。
总而言之,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依然较多。但同时也要看到,我国经济韧性强,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。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深化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持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(编辑:洪晓文)
美元高质量发展